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强制隔离戒毒 > 正文
强制隔离戒毒
感染HIV戒毒人员双重歧视下的心理分析
2017-08-20 21:59:59 来自: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 作者: 周长维 阅读量:1
  歧视,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的划分,分为“广义歧视”和“无端歧视”。而我们许多时候使用的歧视概念,实际指的是无端歧视,它是指那些不合理的和没有客观依据的区分对待、排除和限制形式。特别地,UNAIDS 将与艾滋病相关的(无端)歧视(简称“艾滋病歧视)定义为根据某人确认或可疑的艾滋病病毒血清学或健康状态,在同样的情况下给予的不公平的区分对待。例如,虽然医院对传染病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合理的,但专门针对艾滋病的、超出防护级别的过分措施(艾滋病是乙类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相应防护标准)甚至拒诊都是艾滋病歧视行为;戒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后,在就业、择业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是歧视行为。
  
  艾滋病,由于尚无疫苗预防,发病后又无特效药治疗,且死亡率极高,所以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和历史上和其他有些疾病一样,如麻风、梅毒、精神病的羞辱和歧视,AIDS只是最新被严重歧视的一种疾病。艾滋病相关的耻辱和歧视是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相关人群、相关行为的歧视,也包括高危人群及其家人等的羞耻感和自我歧视。而感染HIV的同时又吸毒成瘾,或是因吸毒感染HIV的戒毒人员在具备上述歧视规则的前提下,还因诈骗、卖淫、其他不良行为等公众负面态度被污名化;因此,感染HIV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后面临社会的双重歧视对其生存空间和生命质量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以下将通过对感染HIV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可能面临的歧视进行原因分析,旨在探讨扩展这类人群的社会生存空间。
  
  一、感染HIV戒毒人员受歧视的心理学分析
  
  人的心理弱点有很多,其中有关认知心理的许多互相关联的弱点对歧视形成和强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国以往对歧视的研究(尤其是对艾滋病歧视)对大部分心理因素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些大大小小的弱点有刻板印象、自动化思维、认知归因错误、自证预言、认知失调、从众心理、非理性因素等心理因素,在艾滋病歧视的产生和强化过程中取到了重要作用。
  
  (一)歧视的社会心理分析
  
  1.刻板印象
  
  通常来说,人们对感染HIV戒毒人员大多看成道德有问题,或生活不检点、行为不良的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我们认知主体对于某个外部群体特性的一种简单概括,这种概括把外部群体看成几乎是无差异的,而无视该群体内个体差异的存在;而且这种群体特性中“不好”的特征格外被“我们”强调,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刻板印象。通常,人们为了更方便地认识复杂的社会,一般习惯于把社会中的人按某个(些)属性划分为不同群体,如大学生、农民工、白领等,这些都是“我们”为了认识方便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的。这也就形成了当人们听到某人感染了HIV病毒或是艾滋病患者时,如果不认真思考该事件的前因后果(很多情况下信息也不完全),不去比较更多艾滋病患者的行为,就容易把“要传染人”“报复社会”“不治之症”作为艾滋病患者群的共同特征,而忽视个体的差异。同样,戒毒人员也面临相同的困境,他们被认为是“危险”“不择手段”“行为不良”的。所以,人们的信息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是群体产生的心理学基础。而群体概念形成带来了两个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一方面,自己群体内的成员(“我们”)倾向于相互认同,而对于其他群体的成员(“他们”)则倾向于否定(该群体“好的”特征经常被忽略;而当某个群体拥有“我们”向往的特征时,“我们”就把那个群体不当成“他们”而当成“我们”了)。另一方面,人们对群体内成员的差异有较清楚的认识,而对群体外成员几乎是无差异的。社会心理的这两点,经过化学作用就形成了社会群体对感染HIV戒毒人员的歧视。
  
  2.从众心理
  
  不仅是我国,对感染HIV人员、吸毒者歧视中的从众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明显。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掌握信息”的人往往产生了不正确的偏见和歧视行为,然后,对HIV的获得、吸毒原因一无所知的人通过信息性从众广泛地传播了这些态度和行为,使之逐渐成为主流势力。最后在这种势力影响下,后继者天然地形成对感染HIV戒毒人员的歧视。而这种从众又分为“信息性从众”和“规范性从众”。信息性从众是指不知道信息的人往往会接受掌握信息的人的观点和态度。规范性从众是指个体虽然持有与群体大多数人不同的态度和认知,但由于害怕失去自己在既有群体中的地位甚至身份,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认知。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没有接触过感染HIV戒毒人员,但是还是形成了对这类人群的歧视,这在于被迫接受的群体认知所产生的认知失调往往通过个人的努力而“内化”为自觉的认知。即使个体抱有同情心和更客观的思考,也往往会服从社会舆论而主动或被动接受公众的态度(即“规范性从众”),最后想方设法找到合适的歧视感染HIV戒毒人员的理由。
  
  3.自证预言
  
  1968 年,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的实验证明,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的课堂表现持有积极的看法, 那么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有显着的进步,尽管教师的这种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这就是着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称自证预言。群体中主导者的消极看法会导致消极效果扩大到其他人形成对艾滋病的偏见,因为当普通人关注于感染HIV戒毒人员违法、不道德、危险的时,往往没有意识到这恰恰在很大程度是由人们自己的偏见和歧视造成了他们的经济窘境、心理压力和极端生存空间,潜在地使一些感染HIV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感染HIV戒毒人员报复社会的行为,正是群体或社会给予了他们太多的不公正待遇,挤压其生存空间,使得他们通过非正常方式获取自己应有的权利。
  
  另一方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为我国普通人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群体思维方式,它是在人们因陷入基本归因错误而将注意力集中到“他们”的内在特性后,以“上天是公平的”为公理,从而认为“他们”的“恶行”是受到惩罚的原因。这是一种“便捷”而省事的归因方法。在对感染HIV及吸毒者的歧视上,这种逻辑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认为无道德、行为不端、违法犯罪,做了伤天害理的事的人,老天惩罚他们,让他们染上毒瘾,得了艾滋病,是“活该”,恶有恶报!这一不合理的归因强化了群体对歧视的认同。
  
  (二)歧视的个人心理分析
  
  1.认知失调和归因错误
  
  认知失调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成果之一。认知失调是一种不舒适的心理状态,它源于一个人同时拥有的两种以上相互冲突的认识,进而发展到“知”与“行”的冲突,即自己的行为可能要与正面的自我评价相抵触。例如,当人们既已形成的“得艾滋病的是不检点的,艾滋病传染性强,是不治之症”的传统认知受到了社会、医学新理论“感染HIV病毒的途径有多种,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HIV病毒,艾滋病是可以控制治疗的”的挑战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当出现这个失调状况后,人们一般会努力解决它以使自己心安理得。解决的结果,有的人选择了接受观点,从而减轻了对艾滋病人的污名,同时也使艾滋病的污名消减了一些;但大多数人则选择了保留自己的传统观念,而把日常接触不会感染HIV病毒和可以控制治疗的认知批评为自我安慰,或者干脆说别人是故弄玄虚不值得信任。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思维的一个弱点是倾向于将自己所在群体好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努力和行动,而将不好的行为归咎为外界客观条件,而对于其他群体则相反,将其好行为归因于外因,而将不好的行为归咎为该群体的特性。基于这一特征,人们倾向于将感染HIV戒毒人员的不良行为和后果归因为他们自身的问题和特性造成的,是必然的,怨不得别人;而不是去认真分析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多么困难,以及受到的心理压力、生存压力情况。
  
  2.自动化思维
  
  前面我们谈到了刻板印象,而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认得自动化思维。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活动分为两种,自动化思维和控制性思维。当一个人不重视某事、没有时间仔细想某事、或情感因素过强时,常会不由自主地采用自动化思维。人们对艾滋病人或戒毒人员刻板印象的形成,用的大都是自动化思维,因为人们往往不会动用精力和动力仔细思考艾滋病问题,即使思考也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思考。自动化思维的特点是省时省力,但容易犯错误。特别是当我们知道他是因为吸食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这个人的认知与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这样对于回归社会的感染HIV戒毒人员来说,产生对他们的歧视就比较容易且强烈;因为这一认知过程是“锚定-调整”的思维策略,这种策略先用最初的信息作为认知起点,然后再根据新的信息逐渐调整认知。这种思维方式容易片面地夸大第一印象和认知,例如“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在媒体和各部门的广泛宣传下仍然很顽固,或者造成有偏抽样,形成一种错觉相关,例如前文说的“艾滋病患者倾向于报复社会”“吸毒的人经常会干些偷窃抢劫的事情”和“戒毒人员=行为不端”等片面认知。因此,不准确的初始信息在在人的自动化思维模式下,造就了人们对感染HIV戒毒人员的歧视现象。
  
  3.非理性因素
  
  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艾滋病的污名中包含着主流社会的强烈情感因素,它使人们本来就容易犯错误的认知变得更加脆弱和偏颇:恐惧和逃避使得人们本能地排斥HIV感染者和吸毒人群,不愿意和他们接触,这样反而更增加了偏见、隔阂和认知错误。人们的道德判断往往带有压倒性的厌恶、鄙视,使得理解和客观的认知变得难以被接受。更糟的是,这种感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传染力”,能够使立场不坚定或认识不清的人也感染上歧视的情绪。我们常见的一些非理性歧视者的态度明白地写在他们的脸上:“你也别费口舌了,我就是不听!”这种简单盲目的心理是艾滋病歧视维系和强化的非认知因素。
  
  人类的许多心理特征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但同样也是产生和巩固对感染HIV戒毒人员歧视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的几项比较突出的个体和社会心理原因,希望可以为减轻甚至是消除对回归社会戒毒人员的歧视提出一些基本的心理学规律,从而为制定和实施反对歧视的策略提供心理学支持。
  
  二、扩展感染HIV戒毒人员生存空间对策
  
  对感染HIV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可能面临的歧视进行了深入心理学分析,旨在反对歧视,平等对待,和谐共处,探讨扩展感染HIV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存空间,最终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对于消除艾滋病歧视来说,特别是对于即将回归社会的感染HIV戒毒人员来说,从政策上制定或完善消除艾滋病歧视法律法规,有了政府方面的支持,在消除歧视方面有了社会价值导向;另外,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四免一关怀”的措施。充分利用政治资源(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经济资源(经济、财政和金融政策)、舆论资源(媒体)和文化教育资源(学校)等反对歧视。但是应该看到现在不仅是社会上,许多政府部门把艾滋病患者和戒毒人员当作是“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是“敌人”对待,更有个别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还存在拒诊等歧视行为,因此在加大政策法规制定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
  
  其次,加大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艾滋病和戒毒人员的恐惧和不理解导致的歧视。对于宣传教育的对象应有所区别,由于那些歧视艾滋病的成年人的态度和看法是在很长时间内是不易改变的,应该把我们的宣传对象重点放在青少年上,现在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戒毒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对HIV感染者和戒毒人员采取一种歧视的态度或是非歧视的态度。那么,从现在做起,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患者或戒毒人员他们也有自己人生的权力,他们也有自己不可剥夺的人权,对戒毒成功的感染HIV戒毒人员也是如此,他们有权力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艾滋病歧视;一般来说,改变偏见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歧视者与被歧视者多加接触,增进了解,通过沟通交流进而消除歧视。在环境中努力营造引导群体成员或个体,认识到双方地位均等、拥有共同目标、相互依赖、接触中要进行非正式的个体间接触,双方都要与多人接触,以及双方都遵循平等的社会规范,从根本改变一味地从众,改变自己以前的认知,真正去了解他们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解决感染HIV戒毒人员回归后面临的歧视问题是一个艰辛、漫长而又沉重的话题,短时间内要获得较大的改观是不现实的,需要整个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多方共同协作才能不断扩展他们的生存空间。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