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强制隔离戒毒 > 正文
强制隔离戒毒
惠州特色“958”综合戒毒科研基地的探索与发展
强制隔离戒毒、戒毒模式
2007-07-08 10:22:43 来自:广东省惠州市委政法委 作者:徐南生 阅读量:1
    惠州市地处粤东沿海,毗邻港澳,位于珠江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治安形势随着复杂而严峻起来,受国际大环境和周边发达地区的治安环境影响,毒品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问题。吸毒引发各种刑事治安案件,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旧的吸毒人员没有戒断毒瘾,新的吸毒人员不断出现,恶性循环,令人担忧。据国家禁毒部门公布,全国吸毒人员超过百万,其中广东省有十八万余人。关爱生命,禁毒戒毒,挽救失足者,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是摆在我国各级党委政府、政法公安机关及广大科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课题。近十年来,我市禁毒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省禁毒委的直接指导下,在公安部禁毒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958”课题组的亲临主导参与下,经过八年漫长而艰苦的科学临床实验探索和总结,终于在2001年5月市政府根据专家意见作出建设惠州市戒毒科研基地的决策。2002年6月21日,综合戒毒基地强制戒毒所首期工程完工投入收戒,安置就业区工程于2004年3月30日初步建成。到目前为止,强制戒毒所已收戒3400多人,自愿戒毒所已收治200多人,劳教戒毒所已收教1000多人。安置就业区接收安置戒毒出所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和社会闲散伤残吸毒人员的工作已在今年4月上旬全面展开。同时,惠州戒毒科研基地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八项民心工程”之一,省、市政府在经费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惠州戒毒科研基地开创了综合戒毒历史的先河,具有惠州特色的“四戒一体化”工作思路、“三十六字”管理方式、“五区”建设规划和“六化”发展目标已初具规模,发挥了综合治理的效能,为解决戒毒世界难题,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一、惠州戒毒基地建设的依据和简要经过

  (一)主要依据

  惠州戒毒基地建立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科研成果、历史事实等。在政策理论上,主要有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江泽民、胡锦涛以及世界各国领导人、科学工作者关于禁毒戒毒的重要论述,法医学术界关于毒品知识、病理知识及戒毒工作的系列理论指导等;在法律法规上,主要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公安部《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卫生部《自愿戒毒规定》,公安部、司法部《劳教戒毒办法》,民政、劳动、社保部门对弱势群体、伤残人福利安置就业的有关规定以及联合国及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禁毒法规等;在科研成果报告上,主要有国外戒毒成果的借鉴和公安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958”课题科研成果报告各地戒毒经验做法等;在历史事实上,主要有世界禁毒历史和中国鸦片战争及“无毒国”的史实。尤其是当今禁毒戒毒“三难”问题:即毒品泛滥,毒品流通渠道多,减灭毒品犯罪难;吸毒人员增多且呈低龄化,吸毒易、戒毒难、戒断更难;加上戒毒手段方法不科学,戒毒场所严重不足,复吸率高,社会跟踪帮教难上难,形成不良循环的社会现实状况等等。

  (二)建设经过

  惠州戒毒基地建设自1995年开始酝酿至2006年全面建成,前后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958”课题临床实验阶段(1995年8月至2001年5月)。1995年8月初,国家公安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批准立项的“958”药物依赖成瘾综合戒毒新疗法课题专家组首次到我市惠东县平山镇戒毒所开展综合戒毒临床实验。1998年8月,课题组将惠东临床经验传授到惠城区孤山戒毒所和小金口戒毒所。2001年4月,课题组在小金口戒毒所召开先期成果报告会,将小金口戒毒“三三制”经验上报国家和广东省禁毒委(办)。而后通过反复的实地考察选址、论证,写出《关于重大攻关项目综合疗法戒毒课题在我市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先期效益验证考察的专家报告》。2001年5月,中共惠州市委和惠州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省委文件精神和《专家报告》拍板决策兴建惠州综合戒毒基地。

  第二阶段:规划建设阶段(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2001年5月8日,惠州市委政法委、市禁毒委将《专家报告》呈报市政府。2001年5月15日,市长办公会议根据《专家报告》,作出同意建设戒毒科研基地的决定,并于6月7日批转《关于选址建设规范化戒毒所的方案》,由市委政法委、禁毒办和市公安局组织实施,成立了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01年6月8日,惠州市禁毒委召开全市禁毒学术成果交流大会,北京、深圳、海南、山西等地的专家学者参加,“958”课题组负责人王克峰教授等作了专题学术报告。6月9日,专家组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冒雨到惠城区三栋镇现场办公。2002年1月14日,市政府召开办公会议专题解决戒毒基地强制戒毒所的机构定编,场地规划,经费投入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2002年6月21日,座落在惠城区三栋镇陶前村輋岭敦的“惠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正式挂牌启用,首期收戒790人。时至2003年底,“惠州市戒毒科研基地”、“自愿戒毒所”、“安置就业区”等项目挂牌和强制戒毒所建设已初具规模,各项建设和管理模式到位,实验效果不断显现。

  第三阶段:规范发展阶段(2004年1月至2006年)。2004年3月12日和20日,“958”课题组在北京核工业部及航天大厦会议室召开学术成果汇报会。3月22日,“958”课题组负责人与惠州戒毒基地企业负责人签定了戒毒科研项目开发协议书。4月9日,惠州戒毒基地安置就业所接收戒毒出所等“三类人员”就业安置工作正式展开。至2005年底前惠州戒毒基地的“五区”建设全面完成,形成收戒安置3000—5000人的综合戒毒场所。今年内召开“958”课题和基地成果论证鉴定会,标志着惠州戒毒科研基地建设迈上了规范化发展轨道。

  二、惠州戒毒基地主要实验成果
在各级党委、政府禁毒部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企业界广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958”课题惠州戒毒基地建设通过近十年艰辛探索实践,取得了具有惠州特色的科研成果:

  (一)“958”课题科研成果(另见“958”课题专家组成果报告),主要有:

  1药物依赖成瘾新疗法的23项实验内容(即第一次谈话、削发剃须、全身清洗、更衣、艾滋病检测、皮肤病性病治疗、心理矫正、人格再造、服用毒自清一号、服用毒自清二号、服用同心乐、服用一品秀一号、服用一品秀二号、磁元九针、点击贯通血脉、高汤补给、太极游泳、转移治疗、精神康复、心动测试、未来生活追求、放弃“朋友”、重建人际关系、确认吸毒与艾滋病)临床实验成功;

  2综合戒毒药物“958一号二号”实验成功及其系列产品开发条件成熟;

  3惠州戒毒基地三个专家组和两大科技群体已形成科研合力(即戒毒科研专家组以王克峰教授为组长,戒毒医疗技术专家组以吕振生教授为组长,戒毒心理教育辅导(矫正)专家组以田业如主任为组长;“958”课题专家群和深圳高新技术专家群共300多人);

  4国家级高级戒毒人员培训班准备工作就序,并已在1998年8月、2001年6月和2002年12月先后三次对惠州戒毒所管理干警、医生护理人员和市县(区)禁毒工作者进行戒毒专业培训;

  5“958”课题组在2001年4月和2002年12月分别完成前期实验成果报告和中期实验成果报告基础上,于2004年3月12日至20日在北京再次召开实验成果报告会。“958”课题系列项目开发生产协议书于2004年3月22日签订;

  6公安部禁毒局、公安部科技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联合鉴定“958课题”科研成果报告年内完成。

  (二)自愿戒毒成果

  惠州原有自愿戒毒所7间,经过整顿后保留了第二人民医院和罗浮山特殊康复中心两间,惠州戒毒基地建立后,设立了自愿戒毒区,发展前景良好。区内设高级自愿戒毒区和普通自愿戒毒区。高级区主要对象是中外演艺圈、体育届、企业届、个体工商届自觉性高,认识毒害深,经济条件较好的吸毒人员;普通区主要面向社会普通阶层人仕,他们自觉戒毒,认识毒害,积极配合治疗。到目前止,普通自愿戒毒已收戒200多人,首期建设50张床位及其他生活设施配套完善工作正在展开。

  (三)强制戒毒成果

  1995年以前,惠州全市不规范的临时强制戒毒所11间,收戒床位1000个,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5平米,条件艰苦,设施简陋,所仓容爆满,无法全面收戒吸毒人员。时至2001年底,市政府决定撤消不合格的强制戒毒所10间,除暂时保留惠阳区临时强戒所外,各县(区)强戒任务移交市公安局强戒所。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现有病房44间,床位1000个,人均居住面积3平米。惠阳区强制戒毒所现有床位400个。尤其是全省实施禁毒03工程期间,惠州戒毒基地强制戒毒所已全面收戒社会面吸毒人员,满员收戒率达到99%以上,至2003年12月31日止,强戒是所已累计收戒3468人次。

  (四)劳教戒毒成果

  2000年以来,市政府在市司法局三栋劳教所内建设两个劳教戒毒大队,容量为600人,积极配合接收强戒所及社会送来的复吸人员。2003年10月,市政府决定在原有两个劳教戒毒大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劳教大队,总收劳戒人员容量达到1000人以上。从2000年至今年3月30日止已累计收教1400多人进行1—3年的劳教戒毒,劳教戒毒效果不断提高。

  (五)长期劳动(安置就业)戒毒成果

  惠州戒毒基地内划建了200亩面积的安置就业区,专供安置强戒、自戒、劳戒出所后和社会闲散伤残吸毒人员自愿签订《劳动合同》的戒毒人员,以劳养戒,进行长期的戒毒。他们可以在安置就业区从事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学一门技术专长,过上正常人生活。目前安置就业区已建成三栋员工楼和一栋3000平方米厂房,首批安置就业人员300—500人,二期计划建设员工宿舍2000平方米和加工厂房20000平米及其生活配套设施,可接收1000人以上长期劳动戒毒。这对戒断毒瘾,提高戒断率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六)跟踪帮教成果

  2003年3月,广东省部署禁毒戒毒“03工程”以来,惠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抓紧开展全面禁毒工作,派出足够力量调查摸底吸毒人数并列表造册建档,已掌握在册吸毒人员5001人。除在惠州戒毒基地强戒所和劳教所对戒毒人员实行严格教育管理外,戒满出所人员回到常住地后,在当地禁毒办和派出所、司法所的配合下,落实“三帮一”跟踪帮教措施,即一名派出所干警、一名社区义工(老干部、综治干部、村(居)骨干或工青妇人员)、一名家庭成员三方面力量共同帮教一名吸毒人员,并做好详细的档案登记。惠城区小金口镇创建的“三三制”帮教制度,即在领导上实行镇、村、组三级领导责任制;治理手段上,突出抓好宣传发动、打击防范、教育管理三个环节;在工作机制上,建立党员干部义务跟踪帮教、安置就业、兑现奖惩三项措施。惠东县平山镇推广的以老干部牵头,社区义工为主力,派出所干警协管的鼓励戒满出所人员从事个体手工家庭作坊,提高就业率,解决就业生活出路为基础的“三帮一”做法,效果良好。到目前止,全市近万人的帮教队伍,使2000多名戒毒出所人员得到安置帮教。

  (七)生命关爱扶助中心(医院)和“958”基地法律医学、科学研究所建设成果

  惠州市戒毒基地建成以来,以配套设立的医疗室和医务处,发挥了应有的保障作用。目前戒毒基地正与惠州市人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共同建设“惠州市生命关爱扶助中心”即综合性康复治疗医院。以“958”课题专家组为主力的惠州基地法律医学科学研究已经挂牌建立,两个建设项目已划出300亩土地建设中。

  (八)治安工作成果

  毒品犯罪是社会治安的头号杀手,制贩毒品人员是刑事犯罪和治安案件第一群体。惠州戒毒基地建设目的,就是全面收戒吸毒人员,让社会面上吸毒人员全部收戒起来,减少毒品引发的各种治安问题,让群众安居乐业。省、市各级党委政府正是以这个认识为出发点,舍得投入加快综合戒毒基地建设,力争几年后达到3000—5000人容量。事实证明,惠州戒毒基地已全面收戒社会面上吸毒人员4000多名,进一步维护了社会治安的稳定,使惠州的治安工作取得明显进步。2000年到2003年两次被评为“广东省维稳及综治工作先进优秀市”称号,荣获“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现在惠州市正在打造“平安惠州”,用5—10年时间,建成现代石化数码名城,率先实现富裕小康社会。人民日报、中国法制日报、南方日报、广东公安报等新闻谋体多次报道惠州戒毒基地科研成果和治安工作成果。

  (九)社会效应成果

  惠州戒毒基地于2003年7月被惠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评定为全市八项民心工程之一,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省、市政府计划三年内左右,从财政中拔款3000万元完善戒毒基地内的强制戒毒所建设。社会各界人士更是纷纷开展“献爱心、作贡献”活动,惠州市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同志们把戒毒基地作为第一工作对象,经常深入戒毒所,开展义务帮教工作,发挥了帮教龙头作用,在工、妇、少组织联合发动的义捐福利活动募集义捐财物达30万多元。许多社会企业家主动与戒毒基地搞援助、拆资建设项目达1000多元,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先后三次到戒毒基地捐物送药献爱心,价值20多万元。目前,前来洽谈业务的中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连续不断,相当看好前景。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称赞惠州戒毒基地模式是广东禁毒工作发展方向,香港特别行政区禁毒专员卢古嘉利小姐赞誉惠州戒毒基地建设是东南亚人的福音。

  三、惠州戒毒基地模式、管理方法和发展目标

  (一)戒毒模式

  惠州戒毒基地的设计模式为“四戒一体化”,即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长期戒毒(安置就业)融为一体,综合戒毒,良性循环。

  1自愿戒毒模式

  自愿戒毒区内划分为普通自愿戒毒区和高级自愿戒毒区。普通自愿戒毒区的主要对象是普通的自愿戒毒者;豪华自愿戒毒区的主要对象是中外演艺界、体育界、商业界和个体户自愿戒毒者。自愿戒毒人员的要求是对毒害认识深,自愿接受“958”综合疗法进行宽松戒毒(时间为2—3个月),服从管理、配合治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

  2强制戒毒模式

  强制戒毒所定编为正科级单位,属市公安局直管,内设二个中队、一个办公室和医务室,均为正股级。现有公安行政编制警察20名,事业编制医护、工勤人员20名,保安人员30名。强制戒毒由政府投入硬件建设并保证生活医疗费用,严格按照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公安部《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和卫生部《戒毒药品管理办法》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强戒时间一般为六个月,特别的需要可延长至一年。

  3劳教戒毒模式

  劳教戒毒场所建在市司法局劳教所内,设三个大队(科级单位),按司法部《劳动教养条例》进行规范管理。凡是发现在自愿或强戒所收戒后回归社会又重新吸毒的一律送劳教所进行劳教戒毒,劳教时间为一年至三年。这类受戒人员往往是屡戒屡吸,只能通过劳教手段转移注意力戒断心瘾。

  4长期戒毒(安置就业)模式

  安置就业区,主要建成一个社区(村庄),让那些愿意长期留在戒毒基地远离社会复杂环境,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对长期戒毒人员的要求是身体健康,自愿长期戒毒,服从管理,过正常人的生活。此外,社会轻度残疾人员也可以在此安置就业,享受政府及民政、劳动部门给予的福利待遇。市政府已批转由市禁毒委、市总工会、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社会劳动与保障局等六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在市综合戒毒基地福利安置戒毒出所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和社会轻度残疾吸毒人员就业的工作意见》。安置就业区实质上是一个福利型农场(工厂)企业,由社会企业投资建设,按《劳动合同法》进行管理,使戒毒人员成为自食其力而有所作为的技术人才,安置就业满五年以上者可在基地内成家立室,安居乐业。

  5“四戒一体化”模式提高戒断率

  通过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和长期戒毒,基本上把社会面上的所有吸毒人员安置在综合戒毒基地内,从而掌握了禁毒戒毒工作的主动权。世界前沿戒毒成果的戒断率为2%~5%的历史,通过“四戒一体化”的戒毒基地模型,就可以大大提高戒断率。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如自愿戒毒戒断率为1%,强制戒毒戒断率为5%,劳教戒毒率为15%,长期戒毒率为60%的话,那么“四戒一体化”的戒断率成果是81%,这远远超过世界历史戒断率。

  (二)管理方法

  惠州戒毒基地的管理方法有八句话“三十六个字”:即党政领导、禁毒委主管、公安司法管理、科技投入、企业贷资、社会支持、以劳养戒、产业化发展。

  1党政领导

  戒毒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四戒一体化”过程中,处处体现党委、政府的政策法规行为,没有党委、政府领导,戒毒工作寸步难行。惠州市历届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禁毒戒毒工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指示精神为动力,坚持禁毒、戒毒工作抓早、抓小、抓实。1995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成立了禁毒委员会,下设专门办公室,市禁毒委办公室定编为正处级单位,县级禁毒办定编为正科级单位,由主管政法工作的副市长(副县长)担任禁毒委主任,政法委一名副书记和公安局长任禁毒委副主任。市县均设有缉毒禁毒专门队伍,落实了人员编制和办公场所。2001年5月标志惠州禁毒工作新起点的“惠州市戒毒科研基地”的动工兴建,其成功的决定要素,正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在基地立项选址、征地、营业执照、税收、机构、编制、经费等方面无处不体现党和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2002年6月戒毒基地强戒所收戒以来,时任市委书记的肖志恒、副书记叶月坚和现任的市委书记柳锦州、市长黄业斌、副书记黄仕芳、副市长林添好等领导同志经常深入基地现场办公,解决戒毒基地用地、供电、供水和扩建经费问题。尤其是2003年以来,市长常务办公会议决定三年投入1200万,完善戒毒基地强戒所的基建任务,省政府也按照戒毒床位1∶1比例进行投入。基地建设从首期占地面积660亩向二期建设用地6000亩发展,得到了市政府同意和计划发展、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部门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禁毒委主管

  戒毒基地框架报告批复时,市委、市政府指定由市禁毒委代表市委、市政府管理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市禁毒委及其办公室积极按照国家、省禁毒委有关禁、戒毒工作法律法规和系列会议指示精神,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各方面积极力量全力推进禁毒、戒毒工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目标稳步推进戒毒基地建设。2001年以来,从戒毒基地总体规划、建设布局、管理方式、警力安排、人员调配、资金筹措、项目开发、医疗投入、专家聘请、宣传发动等方面均由禁毒委办公室主管。副市长、禁毒委主任、政法委副书记、禁毒办主任自始自终靠前组织指挥,在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没有禁毒委的牵头,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戒毒基地建设配套工程和建成收戒是不可能那么快如期完成的。

  3公安司法管理

  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两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采取强制手段。法律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可以使用强制措施打击违法活动。没有公安司法机关的管理,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的秩序无法维持,戒毒目标无法实现。戒毒基地强制戒毒所和市劳教戒毒大队收戒以来,公安司法干警严格按照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公安部《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和《司法劳教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化管理。强制所和劳教所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公安司法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谈话制度,积极配合医疗专家和医疗人员对受戒人员的生活、医疗、劳动、锻炼、康复进行严格管理,从人格上、心灵上再造感化受戒人员,让受戒人员重获新生。市强制所自2002年6月收戒以来,戒毒所管理规范正常,没有出现自杀伤亡事件和逃跑事件,尤其在非典期间没有发现一例事故和病例,戒毒所内卫生清洁、空气鲜美、秩序井然、面貌一新。市劳教戒毒连续多年荣获“四无”先进单位九连冠,成为全省劳教系统的一面旗帜。

  4科技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戒毒工作同样少不了科学理论作指导。戒毒基地建设的思路就是依据“958”课题组的八年临床实验报告,其结论是采取药物依赖、心理矫正、教育感化、劳动改造、体育锻炼、饮食调节开展综合治疗。市政府也是根据这种综合戒毒治疗所需的软、硬件要求和治疗环境,作出建设戒毒基地的正确决策。事实说明,没有科技投入戒毒基地的场所和条件,惠州戒毒工作不可能有今天的长足发展,收戒率和戒断率也不可能有所提高。目前,戒毒基地有“戒毒科研专家组”、“戒毒治疗技术专家组”和“戒毒心理教育辅导专家组”等三大科技专业群体。他们都是国内科学技术研究的顶尖级教授和专家学者。这个专家群体约有300人以上。这一雄厚的科研力量,正是惠州戒毒基地建设的宝贵财富和核心要件,是一座挖不尽的矿山,取不尽的宝藏,不断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人类禁毒戒毒事业向前发展。

  5企业贷资

  惠州戒毒基地的长期规划是用地6000亩以上,预计投入资金超数亿元以上,如此巨大的经费投入靠政府是不够的。惠州市委、市政府敢于正视问题,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和创新,积极鼓励的有善举的社会企业参与戒毒基地开发建设,动员资信和诚信良好的企业贷资搞建设。政府在政策上给企业优惠的待遇,允许企业在保障戒毒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创造适当的利润回报。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成功引进了首期投资商——惠州市阳光茶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首期投资已达2000万元。按照融资控股的思路,中外知名的企业陆续前来洽谈业务,共谋发展综合戒毒事业。

  6社会支持

  戒毒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情系千家万户。戒毒工作成功与否,与社会力量支持密切相关。只有全社会全体人民起来共同关心支持戒毒事业,才能让戒毒工作立于不败之地。惠州戒毒基地建设以来,在市禁毒委的组织领导下,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积极因素共同做好戒毒的各项相关工作,包括注意发现吸毒场所和窝点,掌握吸毒人员情况动向,收戒吸毒人员,帮助教育挽救青少年吸毒者,为戒毒福利事业捐资捐物,开展各种宣传教育等。广东省政协法制委、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深圳高新技术专家协会、惠州市关工委、共青团、妇联、总工会以及学校、企业、社区居委会等单位义务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做好在所戒毒学员和戒满出所人员的跟踪帮教工作。在禁毒“03”工程活动期间,全市各地大造宣传舆论声势,中小学普及了禁毒知识教育,各地开展了创建禁毒示范学校活动,创建了一大批无毒学校、无毒社区、无毒村庄,广大有识之仕和知名企业老板以及港澳同胞均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献爱心。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惠州戒毒基地才顺利渡过经济困境,走上了健康发展道路。

  7以劳养戒

  受戒人员在毒瘾未发做的时候与正常人一样没有异常的痛苦。减少毒瘾发作的有效方法是转移受戒人员的注意力,劳动可以转移注意力,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让受戒人员忘记毒品。同时,可以通过劳动让受戒人员感受获取劳动报酬的喜悦,从而促进戒毒工作顺利进行。在脑力方面,组织戒毒人员学文化、学技术、写心得、谈体会,进行自我教育;在体力劳动方面主要是组织他们种菜、种果、种药、种花、种茶和加工产品,以此增强体魄,提高抗病毒能力,促进受戒人员早日康复回归自然社会。以劳养戒的思路,贯通“四戒一体化”过程中,尤其是在长期戒毒的安置就业区内可充分发挥戒毒人员的技术专长,让他们在广阔的就业空间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8产业化发展

  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戒毒事业也一样,可以创造出戒毒特殊文化。走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是戒毒基地又一特色之一,惠州戒毒科研基地对外冠之于企业名称——阳光茶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戒毒所对外称之为——阳光学校、疗养基地和生命关爱扶助中心,一改过去常用的强戒等令人生畏的字眼,受戒人员称为“学员、员工”,让他们感受到人格的尊严、树立戒断毒瘾的信心。此外,将基地各种配套的种养、生产、加工项目建成为旅游、观光、康复运动亮点工程,集科研、疗养和旅游为一体,成为惠州旅游又一文化景点,尤其是在规划的池、塘、园、区、馆、室等多种功能区域中,展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供中外游客观赏。在药品开发方面,用“茶”、“食”名称,推出多种戒毒药品和系列保健饮料产品,如“958一号”、“958二号”科研药品等,这些产品一旦投入生产,与其他商品一样很快会推向国内外市场。

  (三)发展目标

  惠州戒毒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是“五区六化”。

  1“五区”建设。

  (1)自愿戒毒区。主要分为普通自愿戒毒区和豪华自愿戒毒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00亩平方米,收治床位100个以上。
  (2)强制戒毒区。用地面积为220亩,建设10000平米学员宿舍楼和15000平米标准加工场,收戒床位2000个。
  (3)安置就业区。主要是安置愿意留下来包括“三类”人员的就业和生活,用地面积200亩,建设4000平米员工住宅楼和20000平米工业厂房,计划安置1000人以上。
  (4)科研生产区。主要为科学研究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力提供实验场所,用地面积300亩,可容纳300人以上办公生活。
  (5)康复疗养区。主要是建设生命关爱扶助中心(医院),饮食服务中心、旅游观光中心、茶场果园文化中心等项目。为受戒人员康复和医疗服务。计划用地面积3000亩以上,建设可以容纳1000人以上运动康复场所。

  2“六化”目标。
  (1)戒毒治疗医院化。即戒毒治疗严格按照有医疗卫生操作程序规定进行,把受戒人员当作病人进行系列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治疗过程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治病救人的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医治工作。
  (2)戒毒教育(矫正)学校化。即戒毒教育作为综合戒毒重要一环,必需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根据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对受戒人员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如父母的感化教育,不但要求受教育者摆正学生的心态而且要求教育者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3)戒毒管理规范化。即主要在“四戒一体化”过程中,不论哪一种戒毒模型都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科学管理,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管事,在管理阶层实行定职能、定人员、定责任制度,让各项戒毒工作有条不紊规范有序进行。
  (4)戒毒康复劳动化。主要是要求受戒人员依靠脑力劳动和体育劳动增强体魄和抗病毒能力,从而使受戒人员早日摆脱毒瘾,身体康复回归社会。
  (5)戒毒环境生态园林化。主要是在戒毒基地范围内进行全面绿化和美化,按照生态环境的建设规律,把基地建成山水、花草、树木、亭台搭配自然,让受戒人员和旅游观光人员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惠和人们的巧夺天工。
  (6)戒毒基地目标国际现代化。即主要目标通过“五区”划建和“六化”发展,与时俱进,最终达到戒毒目标适应时代要求,与国际戒毒事业接轨。包括办公管理现代化、监控管理智能化、适用科研成果先进化、劳动内容多样化、体育锻炼健康化、科学决策最优化等。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