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氯胺酮 > 正文
氯胺酮
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烧伤削痂植皮手术
K粉与致幻剂
2007-07-08 20:19:13 来自:临床麻醉学杂志 作者:王玲 唐时荣 邹清远 余雷 吴青华 阅读量:1

  异丙酚镇静及催眠作用迅速,但镇痛作用较弱。阈下剂量(<1.0mg/kg)氯胺酮即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及交感兴奋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微量泵静脉恒注异丙酚-氯胺酮麻醉用 于烧伤削痂植皮手术中临床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烧伤手术病人(烧伤面积4%~83%)42例, 男25例,女17例,年龄1~55岁,平均21.5岁。随机将病人分为异丙酚-氯胺酮 组(PK组)和氯胺酮-地西泮组(KV组),每组21例。手术时间2.1±1.4小时 。

  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均肌注阿托品0.01mg/kg、苯巴比妥钠 2mg/kg。PK组诱导用异丙酚2mg/kg、氯胺酮1mg/kg;KV组诱导用氯 胺酮1mg/kg、地西泮0.2mg/kg,均稀释后30秒内匀速静注。继之用微量泵 控制在削痂、取皮时,PK组静脉输注异丙酚66.7μg·kg-1.min -1和氯胺酮41.7μg· kg-1.min-1,KV组输注地西泮3.4μg·kg-1.m in-1和氯胺酮41.7μg·kg-1.min-1,取皮区辅以 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植皮刺激 较弱时,PK组用异丙酚50μg·kg-1.min-1和氯胺酮33.4 μg·kg-1 ·min-1,KV组用地西泮2.5μg·kg-1.min-1和 氯胺酮33. 4μg·kg-1.min-1。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并鼻导管给氧,术毕停止 用药。

  观察指标:术中监测MAP、HR、ECG、SpO2。记录麻醉起效 时间和恢复过程中呼之睁眼、清醒的时间,术后24小时内随访。监测数据均经统计学 分析处理。

  二、结果

  麻醉药用量及效果:PK组药物用量:异丙酚360±95mg,氯胺酮 170±87mg; KV组用量:地西泮9±3mg,氯胺酮240±70mg。PK组氯胺酮用量比KV组减 少40%。

  呼吸、循环功能变化:PK组麻醉后MAP和HR变化不显著(P> 0.05);KV组麻醉 后MAP由12.47±1.40kPa升高至14.11±0.57kPa,较麻醉前升 高11.3%(P<0.01);HR由75.30±10.81bpm升高至91. 34 ±7.25bpm,较麻醉前增快13.5%(P<0.01);两组SpO2于诱 导后均 有一过性下降,但不超过3%,且数分钟后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

  麻醉起效和恢复情况:PK组用药后起效和术后恢复清醒明显快于KV组 (P<0.05) 。PK组分别为37.62±7.24分钟和18.52±3.48分钟,KV组为60. 12±5.62分钟和54.63±5.71分钟。术后躁动发生率PK组为0,KV组为 29%,PK组明显低于KV组。术后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

  三、讨论

  本文显示PK组氯胺酮用量明显比KV组少,说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时镇静、镇痛、催眠方 面有协同和互补作用,可增强麻醉效果;而且能有效地减轻或逆转氯胺酮的心血管副作用[1~2]。两组相比,PK组在血流动力学稳定,起效和苏醒、快速取皮术后安静等 方面 较优于KV组。

  异丙酚和氯胺酮对呼吸均有抑制作用,两组病人均在诱导给药后出现SpO2一过性下降 ,且下降幅度相仿,虽在数分钟后即恢复正常,作者认为对此仍宜于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欧阳葆怡.静脉注射异丙酚或咪唑安定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 志,1996,7∶299.

  2 杨继红.异丙酚作为小儿硬膜外阻滞辅助用药的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4∶157.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