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行为成瘾 > 正文
行为成瘾
“玩游戏”究竟是不是病?
关注症状,更要关注成因
2019-06-09 10:34:23 来自:上海物质成瘾诊疗中心 作者:周丽辉 阅读量:1
  如果“玩游戏”的境界达到郝伟教授说的几个条件:游戏成瘾者并不能控制自己玩游戏的时间、场合、频率、终止,即使对自身生活、职业、教育及家庭、社会造成危害仍继续游戏。这当然属于“病态行为”。
  
  社会心理学更关心人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人的心理机制形成,心理学家将视线放到了人最初的生长环境——家庭。社会学认为,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所以家庭是一个系统。
  
  来看看沉溺于游戏的玩家(非指电子竞技者),他们在人机互动过程中,是什么吸引着他,让他们如此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沉溺于此:
  
  (1)玩家从游戏中,他获得人机的互动效果,游戏设计者将游戏程序设计得具有互动功能,这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如果在儿童发展阶段没有满足儿童通过玩玩具来完成他成长过程中的人际互动探索,这个需求如果当时没有被满足,在未来的成长中也不会消失,它只是暂时隐匿起来,一旦遇到适合的载体,童年被压抑的需求变成更有动力的迸发,人机互动功能被很多游戏深度玩家用来满足自己对社交功能的需求,同时,也是游戏玩家潜意识渴望通过游戏的过程修补现实生活中的功能缺失;
  
  (2)游戏设计者提到斯金纳箱在游戏设计程序中的有意识运用,斯金纳博士在心理学的行为学术观点,其目标在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而不去推测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和状态,他提出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方法来影响人或动物的行为的后果。游戏玩家每次通关,马上得到游戏页面的珍稀礼品——装备、声音、赞赏等。“网瘾”青少年需要这种即刻满足的奖赏,是由于这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失延迟满足训练,他们沉浸在即时满足当下的感官刺激中:视觉感、音感、触感等。
  
  (3)社会目前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之路十分局限,要求所有的青少年都在学习方面取得成就,然而青少年群体是具有多样性发展特点的,这对一些不适合往学习方面发展的青少年来说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选择。所以网络游戏在这时候成为青少年逃避现实痛苦,躲到虚拟世界暂时获得满足的选择。
  
  (4)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疾病。对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这一决议站出来支持的群体中,家长是一个较大的群体。看到这,让人不禁联想到“电击治网瘾”的报道,在报道中,“电击网瘾孩子”疗法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就是这些“网瘾”青少年的家长,这些家长坚定认为他们的“网瘾”孩子有病,需要接受治疗。
  
  社会学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运转有问题,会体现在系统运转环节中最弱的部分,孩子就是家庭系统中最薄弱的部分。家长是家庭系统里处于权威地位的人,当他带领的家庭系统中的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时,这个系统的带领者会回避、否认、拒绝承认是其家庭系统出问题,他会坚持认为是“产品——青少年”自己出的问题,而不是家庭系统出问题,所以,在家长固有的认知中,用各种方法修正“产品——青少年”都是可以接受的解决之道,家长的这种认知后面,隐含的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无力,孩子的人格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养成的;家长逃避,是一种对家庭教育责任的推卸。在家庭系统里,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未形成安全依恋,孩子和父母未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充分关注、积极回应,难以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这些未能满足的需求长期被压抑,当青少年接触到网络游戏,被压抑的需求迅速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这就成为他们沉溺游戏并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
  
  刀,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凶器;
  
  网络,可以是给人成长,也可以使人颓废。
  
  网络游戏成瘾行为,是家庭系统在养育青少年的过程中,父母养育青少年的理念和行为出现偏差的结果。赵敏老师总结的很到位,父母对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关注,越多越好,无论怎么关注都不过分。
  
  沉溺网络造成的行为障碍,必然带来躯体的生理损害,需要医学专业人士给予适合的治疗。
  
  而沉溺网络的原因,是一个个的家庭系统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对于游戏厂商,政府应该在政策方面给予明确的受众年龄分级管理;家长在家庭中负起家庭教育的首要责任;社会起到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在游戏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方面达到管理的目标。
  
  对过度游戏沉溺造成的身心损伤者,医疗系统给予医疗支持,心理咨询师进行家庭系统心理疏导,社会工作者给予社会资源链接,家长主动创造适合青少年康复的家庭环境,为沉溺网络游戏者的康复、社会回归等创造有利的系统条件。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